9月7日,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于6.50上方,創逾16個月新高。事實上,今年以來,美元指數一路走低,甚至有機構認為,美元迎來的很可能不是一時的下挫,而是長達數年的低迷。
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以來,美元指數一路走低,截至9月7日,美元指數從103附近下挫至92附近,跌幅超10%。
業內人士指出,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近6%,相較于美元指數近10%的跌幅而言,人民幣補漲需求可能仍未釋放完畢。現在,無論是美元指數走勢、美元兌歐元走勢,還是美元對日元走勢,都已經走到了轉折點。美元迎來的很可能不是一時的下挫,而是長達數年的低迷。
人民幣匯率升值給出口型企業帶來的“傷害”,我們在高老板的例子里已經看得分明,高老板此前幾年也斷斷續續和銀行簽訂遠期結匯協議,但是今年美元/人民幣的走勢他是始料未及。
本來想著等等到匯價更合適的時候再簽,沒想到匯價對他越來越不合適。對出口加工企業而言,如果不能保證純利潤在5%以上,就會非常危險,匯率動一動企業就有做不下去的風險。今年周圍有不少小企業頂著虧損硬扛著,還有些已經倒掉了。
人民幣匯率升值是對企業水平的一個考驗所在,這個方面主要圍繞兩個因素產生的,一個是風險管理因素,一個是匯率的持續波動可能性。
面對匯率波動的常態化,通過套期保值來鎖定成本和風險成了外貿企業的一個選項。大型企業一般都有套期保值的財務制度,然而對許多中小型企業而言,本身利潤率就很低,而且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定價權,套期保值的成本也讓其難以承受。
環保的厲害,我們去年底應該就已經領教過了,而近期從環保部獲悉,截至9月4日,8個督察組共收到群眾舉報44134件,累計向被督察地方交辦轉辦29189件。
各被督察地方已完成查處18565件,其中立案處罰5625家,處罰金額約2.8億元;立案偵查226件,拘留285人;約談2914人,問責4129人。其中,四川省問責人數最多,達1020人;其次為山東省問責899人;其余依次為新疆(含兵團)864人、吉林771人、浙江266人、青海159人、西藏91人、海南59人。
根據督察安排,目前各督察組正在開展第三階段督察,并繼續受理人民群眾的環境舉報。
據相關專家測算顯示,人民幣計價出口增速回落顯而易見,8月份,我國進出口總值2.41萬億元,增長10.1%。其中,出口1.35萬億元,增長6.9%(預期為8.7%);進口1.06萬億元,增長14.4%;貿易順差2865億元,收窄14%。
而今年八月份以來,SCFI指數(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)和CCFI指數(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)都呈現出明顯的疲態。9月1日,班輪公司提價失敗,SCFI指數報801.95點,下降2.4%;CCFI指數報839.84,下降0.8%。SCFI指數是中國出口較好的先行指標,該指標的趨弱,預示實際出口前景也不樂觀。
每年,我們都有大批量的不銹鋼制品要出口海外,現在這些下游企業,我們的衣食父母們正在經受著“雙殺”之苦,如果有一天,他們扛不住了,那么他們留下的那塊“缺”,誰來填補呢?